2024年全球贸易额达到33万亿美元新高,较2023年增长3.7%,但贸易增长势头在2024年下半年有所放缓。报告强调,2025年全球贸易前景面临不确定性,尽管年初贸易保持稳定,但地缘经济紧张增加、保护主义政策和贸易争端可能在未来对贸易造成干扰,应通过均衡的政策和加强多边合作,推动全球贸易与经济增长。
1、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对落实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根据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了具体安排。现在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要全面推动落实,特别是要找准工作抓手,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牵引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事项,充分发挥其对发展全局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一是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二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四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五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六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七是抓好“高效办成一件事”。同时,要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针对今年形势和任务的特点,要更加注重加大政策力度和激发市场力量良性互动、协同发力。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着力深化改革,完善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切实守住底线,努力追求高线。在牢牢守住安全稳定等底线的同时,以更高的目标追求和工作标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国内大循环、加快绿色转型、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打造更多突破性、标志性成果。
2、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信贷市场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增强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养老产业和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积极稳妥发展数字金融。有序推进融资平台金融债务风险化解,支持地方政府扎实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坚持求真务实,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政策宣传,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3、央行:初步统计,2025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2万亿元。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0.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09.44万亿元,同比增长0.1%。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9.7%。前两个月净投放现金4562亿元。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17.66万亿元,同比增长7.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10.97万亿元,同比增长7%。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8.7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1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1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59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72万亿元。
4、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从丰富金融产品、便利金融服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出发,提出优化消费金融政策的具体举措,助力提振消费。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金融机构针对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消费服务行业的信贷投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在有效核实身份、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开展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同时,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还款保障,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频次。根据借款人申请,经审核合格后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在优化消费金融环境方面,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规范消费贷款合同条款,明示最终综合融资成本。同时,加大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的联合惩处和打击力度。
5、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2024年修订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推动落后低效产能稳步退出;在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煤电等重点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粗钢、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分品类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退役动力电池、建筑垃圾等废弃物循环利用。2025年主要任务: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
6、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2024年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在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煤电等重点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粗钢、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稳步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9.8亿吨标准煤,其中,原油产量2.13亿吨,天然气产量2464.5亿立方米;全年发电量10.1万亿千瓦时。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2025年主要任务:有序实施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持续增强煤炭生产供应能力,强化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加强煤炭绿色智能开发、清洁高效利用。统筹新能源开发与消纳,有力有序推进集中式和分布式新能源健康发展,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有序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基地,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示范。
7、商务部:2025年1-2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574家,同比增长5.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1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4%。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78.2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204.9亿元人民币。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524.9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生物药品制造业、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3.5%、22.9%和40.7%。从来源地看,英国、德国、韩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87.9%、54.7%、45.2%(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8、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强化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等行为。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
9、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试点工作。
10、交易商协会出台《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出14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提升绿色债券注册便利,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碳中和债、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碳资产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满足低碳转型发展需求;加大民营企业资产担保债券支持力度,推动银行间多层次REITs市场发展和供应链票据资产支持证券扩面增量,通过证券化方式盘活民营存量资产;鼓励服务银发经济民营企业发债用于养老产业相关领域,以及以养老产业项目现金流为支持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做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债支持等。
11、据国家铁路局消息,2025年1—2月份,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货物运输畅通有序,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2月,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3.85亿吨。前两个月,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8.08亿吨,同比增长0.3%。从分品类运输情况看,今年前两个月,集装箱、金属矿石、矿建材料分别发送1.46亿吨、0.90亿吨、0.1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8.2%、9.3%、58.4%。
12、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万辆和31.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3%和7.8%,同比分别增长36.6%和25%。2025年1—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1.7万辆和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2%和5.1%。
1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5年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132万吨,平均日产213.2万吨,日产环比下降5.6%;生铁1888万吨,平均日产188.8万吨,日产环比下降5.0%;钢材2007万吨,平均日产200.7万吨,日产环比下降12.8%。2025年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624万吨,环比上一旬减少7万吨,下降0.4%;比年初增加387万吨,增长31.3%;比上月同旬增加3万吨,增长0.2%;比去年同旬减少328万吨,下降16.8%,比前年同旬减少146万吨,下降8.3%。
14、山东省组织开展2025年废钢铁加工行业规上企业“白名单”申报工作,其中申报条件包含:经营现状应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第74号公告)等有关文件要求。项目备案、企业登记、安全设施“三同时”、环评、排污许可、规划许可、工程许可、不动产权、消防验收等政府部门批复手续健全。符合钢铁产业政策,不存在生产“地条钢”、违规新增钢铁产能等违法违规行为。正常开展废钢铁生产经营活动,废普碳钢年加工能力不低于10万吨,凤凰联盟官网废旧不锈钢及其他废旧特种钢年加工能力不低于3万吨,近三年平均实际加工量不低于7000吨,年加工业务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加工生产系统综合电耗应低于30千瓦时/吨废钢铁,用电量应与废钢铁加工量相匹配等方面。
近日,宝武资源启动碳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公司碳管理工作规范化、专业化迈上新台阶,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赋能。EATNS碳管理体系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发布的《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团体标准(以下称“EATNS”碳管理体系),是国际上第一个涵盖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管理、碳中和管理的系统性管理体系,贯穿企业生产、运行的各个方面。
根据印度联合工厂委员会(JPC)最新发布行业数据,2025年2月印度钢铁行业呈现显著的内需拉动特征。当月粗钢产量达1247万吨,同比增幅4.7%。值得关注的是,成品钢消费量以11.2%的同比增速攀升至1243万吨,显示出印度国内市场强大的需求韧性。在进出口贸易端,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印度钢铁贸易呈现结构性调整。数据显示,2月成品钢进口量同比下降28.9%至60.7万吨,出口量则同比锐减60%至41万吨。这一显著波动主要源于2023年2月同期高达28.8%的进口增幅和78.4%的出口增幅形成的“高基数效应”。
【建筑钢材】本周国内建筑钢材价格震荡下跌。今日主要城市螺纹钢均价为3430元/吨,较上周下跌21元。本周市场价格整体先跌后涨,周初会议结束,从发布的消息看,会议主要政策集中在科技领域,今年GPD增长目标位5%左右,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但结合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升投资效益,对基建及新开工房地产利好不足。目前虽步入金三,用钢需求将缓慢恢复,但工程项目等用钢需求并未有大幅提振倾向。周后期,市场在并未有明显利好和基本面改善的前提下有所反弹。预计下周市场价格仍将略有上涨。(诸葛毅:手机与微信同号)
【热轧卷板】本周热轧现货整体震荡上涨。截止3月14日重点城市热轧平均价格3420元较上周上涨14元。其中上海3400-3410元/吨,较上周涨40。乐从3400-3420元上周涨60元,天津3350-3370较上周涨40元。本周产量环比大幅增7万吨,在过去3周连降后再度较增。回至春节前一周的产量水平。本周库存330万吨,环比降9万吨,连续8周社库数据环比增加后连续两同下降。同比由增转降5%。周度表观消费量环比明显好转14万吨至330万吨以上。本周主要受限产消息确认刺激价格反弹,同时周度数据表现较好也对价格有支撑作用。但是实际需求表现未有明显亮眼表现,继续上涨的动力仍不够稳定,下周重点关注2月份经济数据和需求变化,以及供给供改革措施推出支撑,价格可能仍将震荡偏强,但幅度暂时不会太大。(史文飞:手机与微信同号)
【冷轧卷板】本周冷轧市场价格先跌后涨,国内重点城市冷轧板日均价4280元/吨,周比跌6元/吨,月环比跌24元/吨。其中上海地区市场价格鞍钢1.0冷卷4130元/吨,较上周跌10元/吨;天津天铁1.0冷卷3960元/吨,较上周持平;乐从柳钢1.0冷卷4060元/吨,较上周跌10元/吨。上海地区5.5普热卷报3400元/吨,冷热差价在730元/吨左右,周比收窄40元/吨。本周传闻消息再起,期货盘面震荡走强,冷轧市场价格先跌后涨,现货市场高价成交一般偏好,需求端有压价按短期所需采买情况,低价成交尚存,部分地区商家进行调降促成交。本周统计数据显示,较上周冷轧库存略降,当前市场整体库存压力不大,个别商家库存量大有议价出货情况,伴随着终端补库需求逐渐释放,刺激消费政策持续释放,商家对后市多持谨慎观望态度。预计下周冷轧市场震荡小涨。(王晓娇:手机与微信同号)
【硅钢】本周硅钢市场中无取向价格持稳观望,取向硅钢市场温和调整。截止今日,无取向硅钢均价5150元/吨,较上周五持稳,较上月同期上涨100元/吨;取向硅钢均价13000元/吨,较上周五持稳,较上月同期持稳。本周国内钢材现货价格偏弱运行,整体成交一般。硅钢方面,冷轧无取向硅钢现货价格局部市场部分资源小幅下调,取向硅钢价格稳中有跌。市场方面,周内黑色系期货盘面震荡偏弱运行,受期货电子盘面震荡走弱影响,硅钢市场信心难有提振,终端采购积极性不佳,以刚需为主,硅钢整体出货表现弱势调整,商家多以出货为主。供应方面,生产企业接单情况表现一般,大部分民营小厂无取向硅钢订货价格4500-4550元/吨,个别厂出厂价4250元/吨,且下周个别企业产线有复产,局部市场供应压力增加。综合来看,预计下周国内无取向硅钢价格或将继续震荡运行。(常波:手机与微信同号)
【无缝管】本周无缝管市场价格小幅下行,成交一般。33个城市108*4.5的无缝管均值为4380元/吨,较上周同期降11元/吨,较上月同期降14元/吨。本周管坯出厂售价窄幅上行,幅度不大,管坯厂接单一般,近期连铸管坯出厂3300-3450元/吨左右。本周山东无缝管出厂售价平稳,山东临沂一道次冷拔管出厂4550元/吨,热轧管出厂4000-4050元/吨 ,聊城厚壁管出厂3950-4000元/吨。供应方面:本周无缝管产量34.60万吨,周环比增加0.51万吨,月同比增4.41万吨;产能利用率75.18%,周环比增长1.11%,月同比增9.58%;开工率49.18%,周环比增长2.46%,月同比持平;厂内库存61.89万吨,周环比下降1.19万吨,月同比下降2.89万吨。本周日均出货量约1.45万吨 较上周增长0.02万吨。预计下周无缝管市场窄幅调整的可能性大。(李卫卫:手机与微信同号)
【不锈钢】本周不锈钢行情趋强。截止收稿,无锡市场方面:304冷轧太钢报价为14050元/吨;宏旺2.0资源报价为13600元/吨;304热轧3.0报价为13100元/吨。200系方面:本周200系品种价格偏强运行,无锡市场201J1冷轧主流基价走至7750-8000元/吨,J2/J5冷轧主流基价走至7250-7350元/吨。消费端采购较为积极,部分规格出现缺货现象,薄料缺货较多,库存小幅去化。原料方面:高镍铁方面:本周镍铁报价趋强。国内到厂价995-1010元/镍。成本端,印尼地区镍矿价格居高不下。供应端,镍铁最新成交价格已经达到1020元/镍(舱底含税),市场看涨情绪高涨。后续还需关注镍铁最新成交动态以及印尼政策变动。高碳铬铁方面:本周铬铁市场平稳运行为主。北方报价出厂价集中在7600-7700元/50基吨之间,不愿退步让价。市场多关注铬矿价格走势变动,预计铬铁市场后市保持平稳运行为主。下周综合预测:在成本上升及期货偏强走势的双重加持下,不锈钢行情得到有力支撑。后续需继续关注市场对高价的接受程度。预计短期行情将继续维持偏强态势。(张立磊:手机与微信同号)
【进口矿】本周进口矿现货市场先弱后强,整体价格重心环比稍有上涨。周前期,宏观方面,两会后市场未有明显利好政策支持,市场情绪偏弱,另外,本周粗钢产量调控消息的传闻又有扰动,对铁矿石需求下降预期增加。成材方面,虽然螺纹表需环比回升,但是市场对需求恢复预期仍有担忧,整体成材情绪仍对原料端或有抑制。市场情绪延续偏弱,铁矿石价格逐步下跌,本周三,12日盘面最低触及762.5元/吨,掉期最低触及98.85美金,山东地区PB粉最低770元/吨左右,均为本周低点。周后期,市场对国内宏观面仍有偏暖预期,叠加前期市场空头情绪交易一波后,市场情绪稍有好转。产业方面,铁矿石需求端,发改委又有提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但未有正式的文件,本周焦炭第十一轮提降落地,钢厂利润有恢复,铁水产量小幅增加至230万吨左右,铁矿需求端小幅增加预期。铁矿供给端方面,本周疏港增加,港口库存延续小幅下降,铁矿石供给端矛盾阶段性有缓解。整体铁矿石自身产业矛盾不深。截止周五盘面最高触及795.5元/吨,掉期最高触及103.95美金,山东地区PB粉成交790元/吨左右,唐山地区PB粉795元/吨左右。凤凰联盟官网综合来看,本周铁矿石发运端逐步恢复,到港下降后,港口库存出现一定幅度下降,短期库存或延续下降趋势,资源供应矛盾短期阶段缓解。需求方面,本周焦炭第11轮下降落地,原料端让利,钢厂利润环比好转,铁水产量增加至230万吨附近,但近期市场虽受粗钢压减消息扰动,但仍未有实际文件出台。整体单看铁矿石自身基本面矛盾不深。成材方面,成材表需环比有回升,成材产业矛盾不深。宏观方面,后期国内仍有政策预期;预计短期铁矿石市场或延续震荡反弹运行。(乔红敏:手机与微信同号)
【焦炭】本周国内焦炭市场弱弱势回落,焦炭第十一轮降价落地执行,降幅50-55元/吨,降后山西地区主流准一级湿熄焦出厂1100-1200元/吨。受企业生产亏损影响,焦企生产仍维持减产态势,产量收缩;随着贸易商入市询货及钢厂陆续复产采购焦炭,焦企出货相对顺畅,库存压力有所缓解;焦炭供应略有下降。钢厂复产稳步推进,高炉利用率回升,对焦炭采购意愿增加,当前多数钢厂原料库存仍在高位,对焦炭采购仍按需为主;钢价弱势盘整,钢厂仍继续打压焦炭价格,12日华北主流钢厂提出第十一轮降价诉求,降幅50-55元/吨。周五随着华北、华东主流钢厂降价政策出台,焦价降价落地执行,累计降幅550元/吨。焦炭供需双减,钢价支撑有限,钢厂焦炭库存偏高,不足以支撑焦价企稳,焦炭价格仍维持弱势为主。